闕樓的主體部分是闕身,這相當于漢代建筑中的屋身,屋身也是中國建筑的三大結構之一,包括柱、檁、梁、斗拱等這幾個部分。所不同于屋身的就是漢闕的闕身高度極高,有通天之感,整個就是拉高了的屋身。這可能就是人們希望借助于這種附屬建筑延伸主體建筑的高度,意寓權力和神威,讓人產(chǎn)生敬畏之感。應該說闕本身除了有分割空間、界定空間的作用,也傳達了擁有該建筑的主人的權威地位的意義作用。斗拱是中國傳統(tǒng)木構架建筑中獨有的構件,用于柱頂、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,在我國古建筑中不僅在結構和裝飾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,也是定制建筑各部分和各種構件的大小尺寸時的基本度量單位,無論在力學還是美學上都代表了整個中國古典建筑的設計精神。
屋頂是中國古建筑的結構中特點最明顯變化最多的部分,有廡殿頂、歇山頂、懸山頂、硬山頂、攢尖頂、卷棚頂?shù)戎?。漢闕的闕頂也各有特征,由此可見漢代建筑的屋頂造型在歷史上來說已非常完整。從闕頂多是重檐廡殿頂來看,闕在當時就是一種傳遞尊貴、權力的象征。頂蓋出檐寬大、瓦壟、瓦當分明,檐角起翹明顯,這在某種程度上強調(diào)了闕頂?shù)难b飾性。
在湖北松滋小南海湖湖畔
有一條
環(huán)湖旅游公路
它將小南海湖包圍
游人可以從多角度多方位
感受到天一木屋建造的闕樓之美